欢迎访问 上海奕卿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官网!
QQ客服:210675207 / 免费咨询热线:138-1833-5541
您当前的位置 :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联系我们Contact Us

上海奕卿过滤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经理

电话:138-1833-5541

座机:021-5756-5155

邮箱:210675207@qq.com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浦星公路8658号

半导体生产中的废水过滤

2025-07-25 08:39:40

半导体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过滤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氟化物、重金属(如铜、镍、铅、锡)、研磨颗粒(如二氧化硅、氧化铈)、有机溶剂(如光刻胶残留物、显影液、清洗剂)、酸碱等,处理难度大,需要采用多种工艺组合才能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或回用要求。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半导体过滤废水处理流程和关键方法:

 

 一、 核心处理工艺(按处理阶段)

 

1.  预处理 (Pre-treatment):

    格栅/过滤: 去除大颗粒悬浮物、碎屑。

    均质调节池: 平衡水量、水质波动(浓度、pH),为后续处理创造稳定条件。

    pH 调节: 根据后续处理单元的需要,使用酸(如硫酸、盐酸)或碱(如氢氧化钠、石灰)将废水调节至合适的 pH 值。这是许多处理反应(如沉淀)的关键前提。

 

2.  一级处理 (Primary Treatment):

    化学沉淀法 (Chemical Precipitation): 这是处理半导体废水中重金属和氟化物的核心技术。

        重金属去除:

            氢氧化物沉淀: 最常用。调节 pH 至碱性范围(通常 8.5-10.5),使重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氢氧化物沉淀(如 Cu(OH), Ni(OH)₂)。常用沉淀剂为氢氧化钠或石灰。

            硫化物沉淀: 对于某些难以用氢氧化物沉淀彻底去除的重金属(如汞、镉),或在需要更低残留浓度时使用。加入硫化钠等硫化物,形成更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需严格控制硫化剂用量,避免产生 HS 气体和过量硫离子。

        氟化物去除:

            钙盐沉淀: 最常用。加入钙盐(氯化钙、石灰),在适当 pH(通常 6-8)下形成氟化钙沉淀。反应: `Ca²⁺ + 2F⁻ → CaF₂↓`。石灰(Ca(OH)₂)兼具调节 pH 和提供钙离子的作用。难点: CaF₂ 溶解度并非极低(理论值约 8mg/L F⁻),要达到很低排放标准(如 <5mg/L),常需过量投加钙盐、优化反应条件(pH、温度、搅拌),或采用多级沉淀。

            高效除氟剂: 一些复合化学药剂(如含铝、铁、钙、镁的聚合物)能形成更难溶的氟化合物或高效吸附氟离子,有时可达到比单纯钙盐沉淀更低的出水浓度。

    混凝/絮凝 (Coagulation/Flocculation): 在沉淀反应后或之前加入混凝剂(如 PAC、硫酸铝、氯化铁)和絮凝剂(PAM),使细小的沉淀物、胶体颗粒、部分有机物凝聚成较大的矾花,便于后续沉降分离。

    沉淀/澄清 (Sedimentation/Clarification): 在沉淀池或澄清池中,利用重力作用使混凝絮凝形成的矾花和化学沉淀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上清液进入后续处理单元。常用设备包括斜板沉淀池、高效澄清池。

 

3.  二级处理 (Secondary Treatment):

    针对有机污染物:

        高级氧化法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 - AOPs): 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如光刻胶残留、部分溶剂)的关键技术。利用强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在特定条件(如紫外线、催化剂)下产生具有极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将大分子有机物矿化为 CO₂ 和 HO 或分解为可生化小分子。

            芬顿法/类芬顿法: HO+ Fe²⁺ → •OH + ... 成本较低,应用广泛,但产生较多含铁污泥。

            臭氧氧化 (O): 氧化能力强,不产生污泥,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常与 HO₂ 或 UV 联用提高效率。

            湿式催化氧化: 高温高压下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效率高,适合高浓度有机废水,但成本高昂。

        生物处理 (Biological Treatment): 如果废水经过预处理后 BOD/COD 比值提高,且毒性物质被有效去除,可考虑生物法(如活性污泥法、膜生物反应器 - MBR)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BR 在半导体废水处理中应用增多,因其出水水质好、占地小。但需特别注意: 半导体废水通常含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生物法应用前需充分评估可行性并进行长期驯化。

    深度去除特定污染物:

        吸附法 (Adsorption): 利用活性炭(粉末炭 PAC 或颗粒炭 GAC)或特殊吸附剂(如沸石、改性黏土)吸附去除微量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色度等。常用于保证出水稳定达标或回用前的深度处理。活性炭吸附饱和后需再生或更换。

 

4.  三级处理/深度处理 (Tertiary/Advanced Treatment):

    膜分离技术 (Membrane Separation): 实现废水深度净化和回用的核心技术。

        超滤 (UF)/微滤 (MF): 去除残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常作为反渗透的预处理。

        反渗透 (RO): 去除绝大部分溶解盐、离子、小分子有机物(>99%)。是制备高品质回用水的关键步骤。产生浓缩液需进一步处理。

        纳滤 (NF): 介于 UF RO 之间,对二价离子和分子量 200-1000 的有机物有较高去除率,运行压力比 RO 低,有时用于特定分离或 RO 的预处理。

    离子交换 (Ion Exchange): 用于深度去除 RO 产水中残余的痕量离子(如硼、硅、氨氮)或特定目标离子(如铜、镍),以满足超纯水制备或更严格排放要求。树脂饱和后需再生。

 

5.  浓缩液处理 (Concentrate/Brine Management):

       膜处理(尤其是 RO)会产生高含盐量、高浓度污染物的浓缩液,处理难度大、成本高。

    蒸发结晶 (Evaporation & Crystallization): 最常用且有效的技术。通过蒸发(多效蒸发、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去除水分,将盐分和污染物浓缩直至结晶析出,实现减量化甚至零排放。最终得到结晶盐(需鉴定属性,可能为危废)和冷凝水(通常可回用)。投资和运行成本高。

    高级氧化/其他破坏性技术: 尝试破坏浓缩液中的有机物,降低其危害性。

    固化/稳定化: 将浓缩液与固化剂混合,形成稳定、低浸出性的固体,再进行安全填埋(需符合危废填埋标准)。

 

6.  污泥处理 (Sludge Treatment):

    浓缩: 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含水率高(>99%),需浓缩(重力浓缩、机械浓缩)降低体积。

    脱水: 使用离心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等将污泥进一步脱水,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饼(通常 70-85%)。

    处置: 脱水污泥需根据其成分(重金属、氟化物含量等)进行危险废物鉴定。属于危废的需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安全处置(如焚烧、安全填埋)。非危废污泥可按一般固废处理(如建材利用、填埋),但需符合当地法规。

 

 二、 关键考虑因素和技术难点

 

1.  水质复杂性与波动性: 不同工艺段废水差异巨大,需根据实际水质特点(污染物种类、浓度、pH、流量)选择和优化处理工艺。可能需要分质分流处理(如高氟废水、高铜废水、有机废水先单独预处理)。

2.  氟化物深度去除: 达到严格的排放标准(如 <5mg/L)是难点。需优化钙盐沉淀条件(pHCa/F 比、搅拌、反应时间),或采用高效除氟剂、多级沉淀、甚至后续吸附(如活性氧化铝)。

3.  重金属稳定达标: 多种重金属共存时可能相互干扰沉淀效果。需精确控制 pH 和沉淀剂用量,有时需分步沉淀。络合态重金属需先破络再沉淀。

4.  难降解有机物处理: AOPs 是有效手段,但成本高、可能产生副产物。需要选择合适的高级氧化技术并优化参数。

5.  膜污染与浓缩液处理: RO 等膜系统易受结垢、有机物、胶体污染,需要高效的预处理(UF/MF、化学清洗)和抗污染膜元件。浓缩液处理(尤其是蒸发结晶)成本高昂。

6.  污泥减量与资源化: 化学沉淀法产生大量污泥。探索污泥减量技术(如优化药剂投加)和可能的资源化途径(如含钙污泥用于建材,需确保无重金属污染风险)。

7.  水质在线监测与自动控制: 对关键参数(pHORP、浊度、重金属、氟化物、流量)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实现加药、反应条件的自动控制,对保证处理效果稳定、降低药剂消耗至关重要。

8.  零排放/资源回收: 水资源短缺和环保要求趋严,推动废水深度处理回用(RO产水用于冷却、洗涤、甚至部分工艺)和零排放(蒸发结晶)成为趋势。这要求更完善、更复杂的处理系统。

 

 三、 总结

 

处理半导体材料生产过滤废水没有“一刀切”的方案,必须基于详细的水质分析,采用“分质预处理 + 物化沉淀 + 高级氧化/生物处理 + 膜分离深度处理 + 浓缩液蒸发结晶/安全处置” 的组合工艺路线。其中:

 

化学沉淀法(针对 F⁻、重金属)和混凝沉淀是基础且核心的去除手段。

高级氧化法(针对难降解有机物)是保障 COD 达标的关键技术。

反渗透膜技术是实现废水回用和资源化的核心。

蒸发结晶是实现最终零排放和处理高盐浓缩液的有效方法(尽管成本高)。

全过程的水质监控和自动化控制是稳定运行、达标排放的保障。

 

处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专业环保公司根据具体项目情况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中试试验,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排放标准。投资和运行成本通常较高,但这是半导体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必须承担的责任。像台积电、三星等领先企业都在持续投入巨资升级废水处理设施,追求更高的回收率和更低的排放水平。

 

相关设备:

精密过滤器    微孔过滤机    袋式过滤器   叠片过滤器   压滤机    机械过滤器   自清洗过滤器

 

电子行业

相关资料:

半导体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去除方法;

半导体工厂废水氨氮处理的运行控制和工艺优化;

半导体工业废水污染特征因子初探;

半导体工业废水中除砷的研究;

半导体含硅废水形成动态膜的影响因素研究;

半导体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技术介绍;

铋系半导体材料制备及水污染治理研究进展;

微电解处理半导体含铜废水研究;

300 mm半导体厂含Cu废水处理工程应用;

吹脱法处理高浓度氨氮废水试验研究;

三星半导体公司闪存芯片生产废水处理工程;

 

技术支持:

设备咨询前请完善我司工况调查表,以便我司工程师提供更完善的过滤方案!

工况调查表

 

常见颗粒物尺寸大小;

常见液体粘度资料及数据参考表;

常用过滤设备-流体化学适应性表;

规范过滤机滤布的更换、使用和维护;

过滤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进展;

过滤的基础概念;

过滤的种类及模式;

过滤行业常见单位换算表;

过滤行业术语;

过滤机理和形式;

化学相容性表;

精细过滤及硅藻土助滤剂的应用;

滤饼理论与过滤器设计的探讨;

滤布常识数据及应用范围;

目数与微米精度换算;

如何挑选合适的过滤耗材;

深层过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粘度当量;